年夜饭的来历 年夜饭是什么来历?古人春节时是如何度过的
今天,边肖给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春节的文章。欢迎阅读
~据史料记载,在东汉时期,中国古代就有吃年夜饭的习惯。
对于封建时代的老百姓来说,正月初一,意味着他们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即将迎接气候的变暖。活下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所以敲锣打鼓庆祝是很自然的。
所以在隋唐以前的朝代,年夜饭更像是一种祭祀活动。人们不会刻意在这一天饱餐一顿,而是用家里剩下的那点余粮做一些简单的食物,与家人分享。
年底后,一切都复活了。人们可以播种庄稼,期待秋天有好收成。
今天让我们和我的同学好好谈谈。中国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是怎么来的?还有古人春节吃什么?
西晋周初写的《风俗志》记载:
“除夕之夜,各相送人,谓之‘喂年’;酒菜皆邀,名曰“不老”;老少一起喝酒,祝你圆满,叫“分龄”;大家彻夜不眠,等待黎明,这叫“守岁”。
在西晋的除夕,长辈和晚辈聚在一起喝一杯,庆祝来年的丰收。而且大家都熬了一夜,盼着除夕后的春节。
因此,至少在西晋时期,中国古人就有吃年夜饭和“守年夜饭”的习俗。周初写的地方风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年夜饭记录。
晋朝灭亡后,随之而来的是南北朝。梁元帝萧艺执政时,一个叫宗厝的南朝人写了一本书《荆楚时代》。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湖南和湖北的人在春节会聚在一起喝酒。桌子上剩下的食物不能放太久。如果吃不下,就必须全部丢弃。
从这段话中,也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湖南、湖北人在吃年夜饭时的一些习俗。
《荆楚年谱》:“岁末家具香,留在晚年的位置是迎新年。聚一聚,好好喝一杯。留下来吃年夜饭直到大年初十二,弃街而去,以为会去新的地方。”
这些西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关文献记载,只告诉后人他们有吃年夜饭、守年夜饭的习惯。但是,没有详细说明每个家庭在除夕晚餐吃什么。
不过,根据“风土”和“荆楚年”的线索,应该可以推断出魏晋南北朝的古人在除夕准备了好酒好菜。菜肴无非是大鱼大肉,还有当地的蔬菜水果。
南北朝以后,隋文帝隋文帝于公元581年正式结束了混乱的局面。统一的王朝使南北文化逐渐融合。
隋唐时期,人们开始了元旦做大操的习俗。
根据魏菊园的《烤尾宴食物清单》,唐朝初年,长安人的年夜饭非常丰盛。有四样东西是年夜饭的基本配置。
1.五个辣盘子,两个。胶牙囊,3号。糖中老丸,4粒。胡椒柏树酒。
唐朝时期,分餐制取代了分餐制,菜和饮料分开放在桌子上。吃完菜后,还有一些特别的唐小吃,煮好后作为甜品,供家人享用。
可见隋唐的年夜饭已经很丰富了,以酒、肉、肉丸为甜品,几乎和现代人的年夜饭一样。
唐朝以后,有五代十国。北宋政权于公元960年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和南宋在我国封建历史上都以财富著称。
而且北宋的都城开封、南宋的杭州临安都是海外知名的“不眠之城”。
根据宋代的文献记载,中原地区的人们在春节期间会吃一种叫做“党党”的手卷面汤。在江浙一带,年夜饭加饺子和年糕,北方人吃饺子。
到了宋代,“北方饺子,南方汤圆”的饮食习惯就诞生了,这种饮食文化一直保存至今。
据《卓中志》:“从正月初五起...喝白酒,吃小吃。或者偷偷装一两个钱,拿到的人就幸运一岁,当天还会互相拜年,名字就叫新年。”
宋朝灭亡后,蒙古人进入中原,中国的年夜饭充满了许多异国风情。直到洪武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年夜饭的菜品种类才演变成了各式各样。
在朱祁镇统治时期,每个家庭的餐桌上都有许多特别的菜肴。这些菜包括烧酒、内脏、豆浆和被前朝鄙视的猪肉。
女真族入主中原后,康熙、雍正、甘龙三位盛世帝王对年夜饭采取了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
因为年夜饭是中原人的传统习俗,所以清朝的天荒贵族都是满族人。为了防止八旗子弟彻底汉化,清朝的饮食食谱中出现了“满汉全席”。
说到满汉全席,我想同学们都会忍不住看到一张长长的桌子,上面摆着上百道精美的菜肴。
根据清宫的饮食记录,乾隆四十九年三十周年的晚上,宫里准备了63道凉菜和热菜,12种点心馒头,以及各种南北配菜。
这个年夜饭是后世满汉全席的雏形。
想一想,就连皇宫里的年夜饭都是如此奢侈,各种食材都被做成耀眼的精美菜肴。因此,元旦散装搬运的习俗慢慢从宫廷延伸到普通人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