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危机 新冠危机 将公立医院推向互联网
资料来源:健康
作者:向上
互联网医疗无疑是NPC、CPPCC的医疗热词之一,相关内容已在多位NPC代表的议案中提及。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建议,加快构建覆盖“家庭+社区+医院+科研机构”的新一代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进一步推进“新一代互联网医院”组织建设;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民医院院长宋希望从国家立法、科研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医保网上支付等方面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周呼吁“推动互联网医院尽快落地基层”。
互联网医疗之所以受到NPC代表的广泛关注,与它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不无关系。
卫生部门梳理了抗疫以来互联网医疗的相关政策,从中可以窥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
帮助抗击疫情
互联网医疗在新冠肺炎的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3月2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与信息司司长毛群安介绍,疫情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直属医院互联网诊疗量同比增长17倍,部分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咨询量增长20多倍,处方量增长近10倍。
案件背后是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火热。据不完全统计,抗疫期间,新冠肺炎数百家医院紧急开通互联网发热门诊和在线咨询服务。
开业第一天,四川省人民医院“新冠肺炎免费网络咨询门诊”就完成了369名患者的咨询,共接诊8433个订单,普通网络门诊共15069个。
泰州恩泽医疗中心在泰州医院和恩泽医院设立“新冠肺炎防治专线”,启动7*24小时免费服务。据统计,1月23日至31日,专线共提供在线图文咨询5351例,随访患者5307人,共提供服务18759项。
除夕夜,一群来自某HIT企业的年轻人赶到单位,加班加点搭建在线咨询平台,以确保医院能快速满足激增的患者需求。在他们的努力下,截至2月11日23时,该平台在全国23个省市的140多家医院和医疗机构上线,其中有不少单位奋战在抗疫一线。像这家公司,很多为医院提供互联网医疗技术服务的HIT厂商的业务量甚至逆势上扬。
新冠肺炎疫情是危机,但对于互联网医疗来说,机会成分显然更大。
健康列表
政策护航
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在抗疫中的作用,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政策。仅在2020年2月,就发布了三份文件。这些政策的发布,对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势,大力发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特别是针对发热患者...推动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
3月2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推进医保互联网加服务的指导意见》,这是最大的突破。文件称,“符合参保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机构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在线随访服务,可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从互联网医疗到医疗保险的支付,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开辟了重要的一环,解决了长期制约发展的瓶颈,使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形成完整的闭环。
地方政府也开了绿灯,上海一次性批准了十三家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
“乌龙”的首次诊断
上表中有两个有趣的政策。
一是4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的《推进“用数据丰富智慧”培育新经济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探索推进医疗领域互联网医疗保险首诊制”。
互联网医疗一直注重健康咨询和随访。2018年,《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首次就诊患者不得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所以这份文件一出来,就被媒体解读为“互联网医疗将纳入首诊”,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许多互联网医疗的支持者表示谨慎乐观。
国内知名医疗信息专家陈表示:“如果首诊能够在互联网医院进行,将极大释放互联网医院的活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互联网医疗认识的加深,互联网医疗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此前曾撰文《互联网医疗首诊》:“可以彻底解决医疗资源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将一线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到基层和偏远地区。”
近一个月后,另一份文件发布。
5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和规范管理的通知》,强调“坚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底线,开展任何实验探索,都不得突破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作为医疗行业的直接管理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这一政策间接否定了“将首诊纳入互联网医疗”的解释。长期关注互联网医疗政策、与决策者关系密切的中国价值医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梁家林对卫生部门表示,国家发改委政策中所谓的“互联网医保首诊制”意味着“互联网医疗的回归是医保开放的首诊。”“乌龙”的第一次诊断终于揭示了真相。
去哪里?
新冠肺炎疫情洗礼后,互联网医疗将何去何从?
5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发展,要求“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院要认真落实相关文件要求,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展互联网诊疗、建设互联网医院、使用远程医疗服务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
互联网医疗政策红利持续。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政策针对的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某互联网医院承包商负责人认为,医疗机构建设的互联网医院粘性大,更容易实现诊疗全过程的可追溯和监管。“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患者还是会倾向于选择依赖三甲的互联网医院。”他认为,未来公立医院将成为互联网医院的主力军。
上海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原院长段涛认为,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建设“互联网医院”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互联网医疗不是简单地把线下医疗服务搬到线上”。他给出了三个理由:线上商业模式和线下商业模式完全不同;线上的场景完全不一样;医患之间的联系、沟通和诊疗方式完全不同。
正确的做法是详细拆解供需双方的需求和能力,从零开始梳理在线医疗服务的所有流程,根据在线服务的商业模式和特点,在线重构医疗服务。如果公立医院通过努力和探索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他预测三甲医院将受益更多,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将变得更弱、更边缘化。
热门推荐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