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 中国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创新能力存在多重短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创新成为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 企业作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主要载体,也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之一。其创新活动的进度和水平不仅是反映我国创新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指标,也是分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的重要参考 基于国家统计局2015年开展的全国企业创新调查统计结果,我们对大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了当前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特点 对企业创新活动全貌的描述和关键瓶颈的分析将为政府决策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 企业创新已初具规模,过去30年的快速追赶为中国企业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进入新常态以来,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数量和比例大幅提高,特别是在技术密集型行业 同时,各类创新活动同步开展,创新信息源越来越丰富 新一代企业家也普遍重视创新的作用 1.企业创新规模得到提升。2013-2014年,64.6万家受访企业中有26.6万家开展了创新活动,占比41.3% 与十年前的规模相比,这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工业部门为例,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比例从十年前的28.8%上升到46.8% 与此同时,创新活动活跃的领域大多分布在技术密集型产业 2.目前,中国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18.7%、20%、27.9%和25.8% 这说明企业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提高管理效率、创新商业模式、扩大创新范围 在活动形式上,企业除了内部研发和购买机器设备、软件外,还注重相关培训、市场推广等创新活动,致力于提升吸收能力和市场容量 3.创新信息来源趋于多样化。过去,中国的企业创新主要基于跟踪和模仿。产品或工艺创新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国外同行或国际机构,导致原始创新不足,创新水平低 如今,客户、高校和研究机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互联网和企业成为创新信息的重要来源,创新潜力大大提升 4.新生代企业家大多重视创新。创业群体的特点是年轻和受过高等教育 同时,大多数企业家都重视创新的作用 认为创新在企业生存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和“发挥一定作用”的总比例接近90% 5.创新推动了新产品的市场扩张。2013-2014年,实现产品创新的工业企业100%拥有“本企业新产品”,60%以上企业拥有“市场新产品”,20%以上企业拥有“国际市场新产品”。新产品的市场扩张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创新的直接结果 同时,2014年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额超过23万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3.1%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虽然企业创新规模有所提升,但考虑到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需要,与世界上一些创新型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整体创新活力仍显不足,创新活动仍局限于少数企业。 缺乏突出的创新效果抑制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我国不同类型、不同部门的创新绩效也存在较大差距 1.创新仍主要局限于少数企业,投入强度和产出质量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2013-2014年,虽然中国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比例上升至41.3%,但仍低于2008-2010年EU-27国52.9%的平均水平 同时,创新的投入强度和产出效果更加落后 与德国相比,2014年中国制造业创新支出强度仅为1.58%,远低于德国的4.5%;技术创新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不高 2.企业创新的经济效益不显著,抑制了创新的动力。创新对企业当前利润的贡献非常有限 2013-2014年被调查的37.8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平均利润率为6.22%,其中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6.28%,无创新活动的企业平均利润率为6.09%。 这可以部分解释创新动力不足的现状,也说明很多企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完全依靠创新脱颖而出的发展阶段 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除了创新投入效果滞后外,主要与创新水平低、创新风险高以及获取创新收益的外部环境有关 由于大多数企业缺乏原始创新,或者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或者关键技术和基础零部件受制于人,导致创新活动低水平、高成本、低收益并存,企业不得不面对产品附加值小、市场认可度低、沉没成本高、转化成本高的问题。“后发劣势”远大于“后发优势”,创新的利润贡献自然非常有限,会加剧企业投资创新的高失败率 此外,部分企业只能通过非市场手段获取利润,甚至违规侵权,而其他创新型企业则受到不正当竞争或创新成果违规“抄袭”,难以出现应有的创新效益。甚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这种情况不仅抑制了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家对创新必要性的认识 调查显示,14.6%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对企业不起作用,在一些传统行业这一比例更高 许多传统行业的企业面临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经营压力,往往无暇顾及创新 3.我国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创新绩效存在较大差距,这与企业规模相关的创新绩效有所不同。数量超过70%的小企业,创新力和创新效果都不到10%。大型企业, 以工业为例,小企业技术创新比例仅为29.6%,大企业技术创新比例为75.3%;小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仅为4.8%,大企业销售收入占比高达22.1% 绩效差异与企业所有制形式有关——国有和集体企业创新动力相对不足,创新效果不如民营和外资企业 国有企业中缺乏创新力的企业比例接近20%,高于民营企业的14.3% 这与某些领域监管过度和竞争不足有关 与行业类型相关的创新绩效差异:服务业整体创新水平落后于制造业 缺乏创新动力的服务业企业占比23.9%,远高于制造业的13.9%;进行创新的服务业企业仅占32.6%,不到制造业的48.2% 企业创新能力存在多重缺陷。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已进入爬坡阶段,面临多重障碍 主要表现为:创新成果保护模式落后,创新人才缺乏、成本高,开放合作创新水平不高 1.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足随着创新产出数量的快速增加,中国企业开始重视对创新成果的保护 但目前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相对简单,水平不高,保护创新成果的能力亟待提高 中国企业以“技术秘密内部保护”和“时间上的先发优势”为最常用的保护方式,分别占12.3%和17%;只有7.3%的企业申请了专利,只有6.3%的企业形成了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2.5%的企业应用了难以复制的复杂技术 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相对落后,也反映了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不完善 过去对一些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弱,导致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 再加上一些行业的技术特点,企业不得不选择内部保密或“时间差”的保护方式 2.创新人才缺乏,创新成本高。本次调查发现,除了缺乏动力之外,人才或人才流失和创新成本高是制约中国企业创新的两个最突出的因素 在企业家眼中,“人”是影响企业创新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人才缺乏或人才流失已成为中国企业创新活动的最大障碍 这种情况与中国作为世界上R&D人员规模最大的国家的优势地位极不相称 究其原因,既与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落后有关,也与科研人员缺乏市场化流动性、人才培养缺乏创造性和包容性、人才引进机制缺乏灵活性有关 创新成本高、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制约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另一大障碍 企业创新需要长期稳定的投资。过高的创新成本不仅削弱了创新动力,也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对中国企业来说,一方面与创新投入直接相关的R&D成本过高,而直接引进核心技术变得困难,内部R&D周期长且不确定,而银行信贷、政府补贴、引导资金等外部来源非常有限,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一些制度成本和机会成本偏高,如税负、产权保护、行业准入、行业间相对收益差异等,使得企业增加了创新的隐性成本 3.创新开放合作程度不足。目前,企业创新活动的开放性不足,利用和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不强。至少有三种不平衡 一是企业主要注重内部创新,外部创新较少,直接引进技术越来越难;二是内部R&D与外部R&D的支出比例严重失衡;三是依靠自主发展和合作发展实现创新的比例也不平衡 企业开展创新合作的意愿不强,围绕创新链的合作相对不足 仅有20.1%的企业进行过创新合作,开展创新活动的行业或企业越少,创新合作水平越低 同时,企业更愿意选择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客户等合作伙伴,而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创投等创新链合作伙伴的比例普遍较低 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企业创新生态网络的拓展,而且加剧了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脱节 总的来说,政府有多有效,中国企业创新进入了规模提升、形式多样、潜力强大的快速发展期,体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新趋势 企业创新正在加速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然而,通过对大样本企业创新的调查分析发现,着力突破中国企业创新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瓶颈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非创新型企业投资创新,创新型企业更好地获得创新效益,离不开政府正确高效的作用 政府应该尊重创新活动的市场化规律。它不能代替企业和市场来判断、设定路线、配置资源,也不能通过硬性评估个别中间指标来评价短期创新成果 特别是在创造创新环境的过程中,政府要着力破除因干预不当或监管缺失而导致的制度障碍或政策歧视,扭转部分领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局面,降低非市场行为对创新的“挤出效应”,壮大创新群体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加速,增长动能的阶段性转换开始,客观上要求企业实现从“跟踪与并行”并存和“跟踪”向“并行与领先”的过渡 改进传统创新方法,弥补创新活动的多重缺陷,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行动 结合当前形势,政府在五个方面的作用亟待加强:一是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处力度,有效降低维权成本,保障创新的合理合法收益;二是完善创新人才引进、评价和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家创新素养;第三,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如:加强对小企业和民营企业R&D投资的减税,提高政府引导资金对R&D共性技术的支持和运行效率;四是从资源共享、要素流动、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创造条件。,通过开放和合作创新,刺激企业提升能力和扩大创新网络;五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公平竞争、监管约束和价格机制“逼”企业创新,推动更多自下而上的社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