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中秋 月满中秋
陈耀辉对中国人来说,中秋节是一个哲学和情感的节日。中秋节文化不仅包含对广阔天空的质疑和幻想,还包含对世界真情的感悟和表达。我对中秋节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在东北的乡间,中秋节又叫“八月节”。 小的时候,关于节日没有更多文化层面的理解,只知道,到了中秋,天变得越来越凉了,月亮变得越来越圆了。 正所谓“菊花开日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 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画面: 年轻的母亲一边借着月光做着家务,一边指着月亮给我讲着故事。据妈妈说,月亮上有一座宫殿,宫殿前有一棵大树,树下有一只玉兔,玉兔正在吃一颗白菜。宫殿是一个更大的房子。玉像玻璃和瓷碗。兔子并不少见。树木和卷心菜在每个家庭中并不少见。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因为孩子的想象力,这张神秘有趣的图片,在我的印象里,就跟真的一模一样。长大后看了更多的书,发现“正版”的传说和妈妈的有很大差距。后来发现“正版”有不同的版本。这些古代神话的基本梗概是,后羿为了救黎族人,射下了九个太阳,有西王母给的长生不老药,被妻子嫦娥偷走了,于是嫦娥因为太轻而无法返回地球,飞上了月球。月亮上有一座广寒宫。有一个叫吴刚的仙女,每天用斧头砍一棵高高的桂树。树下当然有一只玉兔,每天捣着珍贵的药材。唐代高情商诗人李商隐在诗中对此事评价很重:“云母屏暗,长河渐落,星辰沉。嫦娥应该后悔偷了仙丹,在碧海中过夜。“广寒宫,光是名字就让人感到孤独和寒冷。况且嫦娥在想后羿,她一定要尽全力回到这个世界。“大白兔在杀药,秋天复活。嫦娥的邻居是谁?“所以,很难说玉兔捣烂的仙药是否含有增肥成分。当年读到这些情节,我的内心也曾生出过一些感想。药是不能乱吃的,应该听医生的话。同时偷偷地笑着母亲,竟然把神话传说改的面目全非。可是等我有了女儿,为了哄她睡觉劳心费力的时候,我就明白真的是应该感谢母亲了,因为当时的我一定会问,嫦娥为什么不一直往天上飞?月亮上为什么会生长桂树?玉兔是怎么上去的?好好的就那么一棵树吴刚为什么非要砍倒它?神话的故事情节往往是空疏粗略的,逻辑上的漏洞一定很多,小孩子若是正值“为什么”的年龄阶段,这事儿就没完了,觉也不用睡了。复杂的事情简单做,这就是智慧啊。神话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即使是现代人,我们已经知道小说,但还是不想放弃美好的东西。长时间盯着月亮看,也会产生幻觉,仿佛真的有桂树,摇曳的枝叶,隐约真的有人在动,真的有玉兔在忙。童年的记忆对人的影响很大。就像一些卵生动物认出自己的母亲一样,最初的标记不容易改变。心里总觉得月球上有生命,是另一个美丽的世界。科学家们认为,月球对于地球水域的潮汐以及人类的情绪,都是有影响的。其实,即便没有这些天文因素,黑夜里明晃晃挂在碧空之上的月亮,也是会引起人们的关注的,更何况它本就是视觉上巨大的星体。世间的万事万物,与它都有联系。光明是对视觉的呼唤,感性是人类的本能表现,月亮的阴晴圆缺,在人世间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欢悦或者不安。人们表达交流着这些信息和经验,于是关于月亮的文化,关于中秋,不论虚构还是真实,都会不断地演绎下去。文化学者指出,人类文化具有符号性,任何符号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物质载体,二是它所代表的意义。那么中秋节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的物质载体,最突出的,一个是月饼,另一个是月亮。主要有两个文化含义,一个是收获,一个是团圆。古代中国是个农耕社会。盼丰收庆丰收是全民共识。而农历八月十五正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庆祝当年的收获,盼望明年的富足,是很自然的事。月饼中资格最老的是五仁月饼。而“五仁”只有在秋季才会成熟。所以五仁月饼,实际就是丰收饼,含有感恩祈福的意思。中秋节的另一个文化含意是庆团圆。这个含意主要是通过月饼来表现的。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寓意老少平安、生活甜美、阖家欢聚。中秋节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而不衰,月饼功不可没。如果元宵节不吃元宵,五月节不吃粽子,八月节不吃月饼,三十晚上不吃饺子,那还过什么年节呢?就我记忆所及,过去的旧月饼又薄又满,馅儿又白又黄,不粘牙也不糊嘴。在月饼表面,用木模压制“五仁月饼”字样,笔画简单笨拙。拿在手里。看起来不错,闻起来也不错。我也愿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打破检查,五仁皆珠玉。松仁、瓜子仁、花生仁、核桃仁、杏仁、绿丝、红丝混合在一起,简直是美味合唱。记住,吃月饼的时候,一只手要牢牢握住,然后用另一只手放在嘴巴下面。你不能让月饼残渣掉在地上。嘴里甜甜的,香喷喷的感觉会让你整个人飘起来。这就是快乐和幸福。当然,我说的是童年和青春期的感受。至于现在,由于月饼的变化和我味蕾的变差,这种感觉早就失去了。我小时候在农村,那时家家都挺困难,月饼不能敞开吃的。有时候一个小孩子只能分到一块,甚至半块。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吃就大有学问了。根据我的经验,主要有三种吃法:一是大快朵颐,吃完拉倒,这种吃法的好处是兴奋、爽,满口香,遗憾的是很快就吃光了,只好眼巴巴地瞅着别人吃,干眼馋。第二种吃法是一次咬一小点儿,细嚼慢咽,一个月饼能吃一个钟头,好处是享受时间长,“笑到最后”,缺陷是体验不到那种令人销魂的味觉冲击。我采取的是第三种吃法,先大口咬下,然后细细咀嚼,慢慢咽下,尽量延长时间,吃过一口之后暂停几分钟,通过回味来提高幸福指数,然后再吃第二口,这样既可以“细水长流”,同时又能充分体验满口香的快感。这是我多年经验的总结,以前是秘不示人的。现在的小孩子,月饼管够吃,我的宝贵经验已经没人重视了。每念及此,常常有一种失落感,时过境迁,没有办法啊。如今,由于保健意识的增强,喜欢吃月饼的成年人已经不多了。那些包装豪华的名牌月饼,大部分都是作为礼物送的。直到8月15日,“月饼之旅”才告一段落。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种“月饼游”一直在走下坡路。高价月饼的豪华包装已经逐渐退出市场。这是社会的进步,也避免了很多浪费。现在我们经常谈论保护环境。事实上,节日文化应该得到保护,其纯粹简单的民间风味应该受到保护,免受铜臭味的污染。 中秋节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载体是月亮。皎皎明月,古已有之,穿越时空,光照古今。不过不同时期的月亮有着不同的称呼而已。在儿童的眼中,天上的明月是白玉盘。在神话般的氛围里,它是寒蟾。在浪漫之人的眼中,它是素娥婵娟。在孤独无助内心无处剖白之人的眼中,它是明镜玉鉴。那么人们在八月十五这天借用月亮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还是那个老主题——阖家团圆。试想一下,八月中秋,天高气爽,月亮又圆又亮,一家人坐在一起,团团圆圆,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一边兴高采烈地谈论,这是多么令人欣悦的事情啊。家家盼着过中秋,人人盼着过中秋,不就是为了享受这一幸福的时刻吗?记得上大学时的某个中秋节,我带着同学来到乡下的哥哥家。把酒菜摆在屋顶,月光如水,星空如宙,举杯欢饮,身体和精神都在高处,仿佛找到了苏轼和李白的感觉。那场景时隔多年,至今仍然让我念念不忘。除此之外,月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那就是“望月思一远”,也就是通过向月亮致敬,怀念那些遥不可及的人。阖家团圆虽然是中秋节的重要文化内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团圆的情况也是常有的。那么遇到这种“月圆人不圆”的情形要怎么办呢?那就只好寄情明月,给亲人送上一个美好的祝愿,一份浓浓的相思。比如公元1076年的中秋,一千多年前的北宋,一代文豪苏轼就是这么想的。当时他远在密州,为了抒发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写了一首《水调歌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篇纯粹的个人抒情之作,被后世誉为千古绝唱。在古今文人望月怀远的诗文中堪称压卷之作。在这首词的结尾处,苏轼以其惊天之才,神来之笔,将全词的意境推向高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个伟大诗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把千万人的心里话一语道出。自从这首词问世以来,每年的中秋节,人们在望月怀远,思念亲人之际,都会联想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就是文化,这就是共鸣。今天,苏轼这个词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测试”。如果你不会背这个词,如果你连看都没看过,那就别说你有文化。就算研究生毕业,第一学历肯定有问题。人们会怀疑你是否上过一所像样的高中。人们在思念亲人的时候,为什么要向月亮望去呢?这是有原因的。首先,思念亲人,往往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此时万籁俱寂,皓月当空,光照万里,你我同时同观,足已传达所有的情意。所以明月就成了亲人之间互诉衷情、互道珍重的最好媒介。请看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虽然说法各有不同,但是意境却是相同的,都是以月亮为载体,传递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这深情一片,仿佛能够敲响皎洁明月,让对方听到声音。中秋节之所以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与这一美好的人文情怀是分不开的。现在中秋节的习俗是赏月,类似赏花、游览名胜,以娱乐为主要形式和内容。这是向古人献月的简化仪式。祭祀月亮是古代女性主导的节日活动,包括赏月和拜月。通常,女孩们会装饰香案,在庭院或花园里展示甜瓜、水果和月饼,向明月烧香,祈求祝福。许愿内容大多是父母的健康,自己的美貌,将来嫁个金龟婿。那时候没有美容行业,想变漂亮就只能求月亮帮忙。 三国故事里,有一折流传甚广的戏剧,是《貂蝉拜月》。这位最有名的拜月女子是三国时司徒王允的义女。她在花园拜月许愿,被王允发现,由此启发他设计出一套“连环美人计”,除掉了董卓。这是历史上由拜月引发的大事件。《红楼梦》第七十五、七十六回,详细描写了贾府过中秋节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秋节的一些关键项目。宁送贾府月饼西瓜,月出时,引众入府园烧香。“在嘉荫堂前的平台上,香火在燃,蜡烛在捧,水果和月饼在献。邢夫人在里面等了很久。那是皎洁的月光,流行的香烟,灿烂而氤氲,难以形容。地下覆盖着一层崇拜的地毯。贾母谢了手,大家都拜他。”然后是团圆家宴,设在花园的山峰顶上,“便是这座敞厅,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庄。于厅前平台上列下桌椅,又用一架大围屏隔作两间。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垂首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家宴结束后,我安排赏月娱乐。贾母见了月亮,一直到半夜,比以前更好看了。"。她说,‘这是一个如此美丽的月份,你必须闻闻笛声。’“贾的音乐欣赏水平很高,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玩。贾母道:“多了音乐,便失了风雅。"。“吹笛者从远处吹就够了。”"据说唐玄宗和杨贵妃听琴,是隔着湖水的,经过水面的过滤,这样的琴韵更加悠扬。贾母的趣味与此类似,效果也是非同凡响。“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你看,我们的习俗和文化是如此优雅。在古老的节日里,有风景有市场的地方,往往有灯光和音乐,大家可以共享。即使富人和穷人不同,热爱生活也没有区别。从更广的意义上说,中国有一个“月文化”,而中秋节则是其最集中的表现。若论这个月文化的盟主,苏轼还嫌嫩点,必须首推谪仙李白。李白的一生似与月亮有不解之缘。在他传世的一千多首诗中,有二百多首是写月亮的,占到四分之一,这在其他诗人中是很少见的。他的咏月代表作是《把酒问月》,诗的开头两句就神奇无比:“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千余年后,我们可以想象这位诗仙的超卓风姿,仿佛澄静古池中,一朵圣洁的莲花,难怪能写出那么好的诗。真好人,真好月,真好看。显然,苏轼的诗“明月几时有,向天问酒”是从李白的诗演变而来的。而苏诗歌的意境则更为霸气、豪放。1000年来,只有毛泽东的《问茫茫大地,谁将兴亡》与...相当。没有宽广的胸怀、英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写不出这样的句子。所以,苏轼是豪放派的领袖,绝不是一种过分的赞美。 李白这首诗的妙处在其结尾几句:“人不见古月,此月曾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只希望对着酒杯放声歌唱,月光可以长在金杯里。"这几句诗,可以看作是“月文化”的哲学沉思,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结尾一句,“月光长照金樽里”,更是奇思妙想,韵味无穷。他的意思大概是说,中秋之夜,月光照进杯中,三杯酒下肚,月亮就在我心里了。如果按流行歌曲的话说,就是“月亮代表我的心。”李白的另一首咏月诗《月下独酌》,也是千古名篇。我很欣赏诗的开头几句:“从花丛中的一壶酒里,我独自喝下。没有人和我在一起。直到,举起我的杯子,我要求明月,给我带来我的影子,让我们三个。”刚说完是“独酌”,转眼之间,桌边却出现了“三人”,简直像变魔术一样。诗仙想象力之神奇美妙竟至于此,凡人实在难以望其项背。后边两句更有意思:“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其实,他是“醉时同交欢,醒后各分散”。他却以醉为醒,莫非“醒作醉时醉亦醒”?相传,李白喝醉了,乘船去了。他不小心掉进水里去抓明月,死了。这是诗人的崇拜者李白在千千为他的偶像创造的目的地,因为这个传说的另一个结果是李白乘着一条大鱼飞向天空。对于李白来说,这样的安排应该无怨无悔。他来到人间吟诵月亮,最后跟着月亮得到了他想要的!2011年的中秋节,我在美国的旧金山。当时是受中组部和住建部的派遣去美国考察城市建设和建筑节能改造。自从考上大学离开家以后,不知有多少个中秋节是在外面度过的,但是在国外过中秋节还是别有一番感触。举头望月,遥思彼岸,家国的情怀,格外地郁烈。和家人通过电话后,在手机上编写了一首小诗,发给国内的朋友,算作中秋的祝福。“今宵海上升玉轮,遍洒清光两岸分。欲上蟾宫折香桂,不赠仙人只赠君”。身在异国,思乡情切的人,一定也会像我一样,将这碧空的明月,比作车轮,由它载着乡情,瞬息万里,达成无数心愿。我在其他地方工作了五年多。每到中秋节,忙碌了一天后,睡觉前,我总是摇摇窗户,静静地看一会儿月亮。这一轮明月,像一面镜子,可以看着亲人,看着我,看着彼此的心。月兮故乡来,春秋随我久。中秋的明月,存储着我许多许多回忆与情感,这条连线只要微微牵动一下,那些缤纷的情绪,就会弥漫而来,就像月光泻地,无处不在,不可终止。制作人:吉宝传媒编审:张 宇编辑:史天辉校审:卢文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