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晋 我们只有一个吴贻弓
我们只有一个吴贻弓以下是街写的对吴先生的纪念。这篇文章是专门为了向吴老致敬而发的。吴贻弓是第四代导演,真正出道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而那个时候正是第五代导演红火的时候。陈凯歌和张艺谋拍了很多电影,他们是主角。很多带有所谓文化反思的电影,比如《黄土地》、《红高粱》等,都受到那个时代的追捧。在电影语言的表达方面,中国电影杂志《电影艺术》发表了李陀和张暖心的一篇名为《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的文章,其中谈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传统叙事风格的蒙太奇方式,并从前苏联电影和法国电影中获得了很多养分,比如许多电影。那篇文章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表达方式影响了很多人,不仅仅是影响了所谓的第五代导演,就是在第四代导演当中也有许多人赶了这个时髦,比如黄建中的《小花》一片中,就用了很多闪回镜头,也用了黑白和彩色的交替,比如杨延晋的《小街》当中也用了闪回也用了打破好莱坞结尾结构的三个不同结局。吴坚持自己,不跟风,拍了一些小题材的电影。他坚信一滴水可以看到世界。在镜头语言上,他也坚持自己的表达,不耍花招,紧跟时尚。他的镜头语言其实很传统。尽管有传统,他还是非常专心。据说他的故事板和最终完成的电影几乎一模一样,这在后来的电影中非常罕见。现在连很多导演都去现场补剧情和台词,不可能提前按照故事板拍摄。你可以说吴贻弓的创作方式是传统的,但是这不能否认是一个标签,在任何传统的方式下,也会凝聚着导演的理解和良苦用心。吴贻弓的电影语言,可以说是非常精美的,每一个镜头都殚精竭虑。他的导演准备工作极其严谨扎实,甚至可能在未来每一部电影镜头里、或者某个重要场景的画面都是之前通过绘画的方式事先研究讨论完成的,最后各个部门按照导演一揽子完整构想,去一步一步实现。这个方式可能是当年比较通用的方式,他的前辈张水华、谢铁骊拍电影电影应该都是这样的。他的镜头构思很好。简洁深刻,情感内敛,但在一些看似简单朴素的表面背后,却有很多没有生活感,有很多生活品味的年轻人。谁也不能说吴贻弓只是小故事的讲述者,他简单的故事和人物的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大人生大境界,一定不是急功近利,追赶风潮的人所能够达到的。现在看,很多当年赶上潮流的电影,还有很多当年被媒体追捧的电影,现在看,很多都太矫情了,看不下去。但是吴的电影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其实,他在那个时候能够坚持自己的感受,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拍电影,是需要顶住很多压力的。他如果不够才华横溢,一定会在大潮面前败下阵来,灰飞烟灭。但是他却靠着自己的才情,冷静和坚持,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独特风格的电影类型。其实这样的故事在中国电影的长久历史当中并不多见。从这一点来看,吴确实是一头牛。片场可以生产出无数个冯小刚,甚至张艺谋陈凯歌,但是吴贻弓只有一个。吴贻弓先生吴1938年生于重庆,1948年定居上海。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同年回到上海。他先后担任过局长助理、副局长和局长。1984年起,历任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上海电影总公司经理、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电影局党组书记、局长、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参与创办上海国际电影节。主要电影作品有:《我们的小花猫》《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姐姐》《流亡大学》《少爷的磨难》《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其中《巴山夜雨》获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等奖,《城南旧事》获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等国内外奖项。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协会主席、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市电影协会主席等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曾获“新时代全国十大电影导演”“全国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上海市文学艺术奖突出贡献奖,2012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终身成就奖,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奖。吴老,走好!每经影视获邀,已强势入驻网易号、搜狐账号、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一点号等平台每篇原创文章均由梅静莹撰写|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如需转载,请后台申请此微信官方账号并获得授权 文章已于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