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文化 传统文化
原标题:传统文化——舞狮
狮子在中国人眼中是珍贵的野兽,象征着吉祥,从而寄托了人们在舞狮活动中消灾除虫、求福的美好愿望。
舞狮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舞狮在古代被称为“太平乐”,但在唐代得到了广泛发展。那时候,狮子艺术已经成为过年和走香必不可少的节目。在1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舞狮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舞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1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舞狮形成了两种表演风格。
起初,北狮流行于长江以北;南狮盛行于华南、南洋和海外,也有融合两者的舞蹈,主要运用南狮和北狮的步法,被称为“南狮北舞”。
舞狮无处不在
“在长期的流传中,通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创作,不同地区的舞狮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北京高碑店的“舞狮”以狮头重量著称,重达90多公斤;河北省徐水县的舞狮运动轰轰烈烈,能在五张方桌上跳,能在桌上表演;
安徽的“手狮”小巧玲珑;山东的《大狮子》烟雾缭绕,跳跃空,既惊险又勇敢;
四川的“高泰狮”和“遗址狮”的特点是对破阵规律的解读:“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舞狮的习俗,青海藏族的“雪狮”很有特色。
广东舞狮以其独特的造型、雄壮的鼓乐、南方武术等特点,在国内外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影响深远。
舞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北到南,从城市到乡村,节日庆典上都能看到欢乐的舞狮活动,将普通人的欢乐表达得淋漓尽致。
狮子是中国各族人民眼中的珍贵猛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寄托了人们在舞狮活动中消灾除虫、求福的美好愿望。舞狮历史悠久,韩曙李乐志中记载的“象人”就是舞狮的前身。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关于舞狮的生动描写。
现存狮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根据狮子假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