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美雅 原来这些东西都是柳州制造 你家里有吗 翻出来就是件稀罕物
柳州,不仅有与生俱来的碧山秀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有许许多多文物遗产,它们承载历史,见证城市发展,记录时代变迁。近十年提到柳州,第一反应就是“西南工业重镇”,柳州的发展离不开工业。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的工业总产值是广西最多的,创造了广西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左右。那么你对工业品牌了解多少?下面提到的这三个品牌都是柳州制造的让我们听听他们背后的故事柳州牌电子管
电子管是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工业发展的起点。虽然英国发明家弗莱明早在1904年就发明了第一个电子管,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生产电子管的企业还很少,广西还是空白人。
1966年,柳州市政府决定通过“母鸡下蛋”的方式,将柳州市灯泡电子管厂的电子管车间独立出来筹建柳州市电子管厂。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柳州市电子管厂为了赢得相应的发展环境,决心承担起填补广西电子管生产空白的任务,厂领导主动到北京争取电子工业部的支持。在北京,部领导很欣赏柳州市电子管厂这种敢为人先的闯劲,同意在技术、物力各方面给予支持。先是从部属北京电子科研十二所调拨了一批电子管生产专用设备和专用材料给柳州市电子管厂,而后又指示柳州市电子管厂人员到部属长沙770厂考察学习。在筹建过程中,柳州市电子管厂与长沙770厂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得到了该厂多方面的支持。在建厂和建设的过程中,柳州市先后选送了多批骨干到长沙770厂进行技术培训,该厂除主动派出技术干部到柳州支援外,还在专用材料、专用设备上给予了援助。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多方的支持,柳州电子管厂迅速建成投产,生产出广西第一根电子管,填补了广西空电子管生产的空白。
箭盘山牌氧气来源:柳州工业博物馆
据查询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有关资料得知,这套在原柳州东风化工厂使用了近五十年的制氧设备,也是目前国内仅存完整的国产第一代150m⊃3;/h制氧设备。20世纪60年代,柳州市工业氧气和氮气供应紧张。当时柳州工程机械厂制氧站使用的设备是二战缴获的一套小型制氧设备,每小时只能生产18立方米氧气。为解决全市及周边工业供氧、供氮不足的问题,1969年,在市政府领导的具体协调下,柳州东风化工厂从沈阳空压机厂购买了1959年12月试制的1-15/50 空压机,从杭州通用机械厂购买了1958年7月生产的膨胀机,100%从杭州制氧厂购买来源:柳州工业博物馆
虽然当时还处在“文革”的动乱形势下,但工人们依然坚持生产,日夜加班工作,仅用50天时间就将设备安装调试完毕。这套制氧设备投产运行后,其生产的氧气、氮气源源不断地供给柳工、柳空、西江造船厂、柳铁材料总厂、鹿寨化肥厂、来宾冶炼厂等柳州及周边地区70余家大中型企业,还销往南宁、桂林等广西各地和广东湛江、贵州从江、湖南永州等地。驻柳空军的航空用氧也全部由东化供给。由于工人们的精心维护和精心操作,这套设备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性能。生产的健盘山牌氧气纯度高,灌装压力足,荣获广西“优质产品”、“信得过免检产品”等荣誉称号。1991年,柳州东风化工厂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气体车间由于产品单一,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全厂经济指标考核中效益最低,时任车间主任的沈阿兴和车间党支部书记戴立仪决心创新开拓,找出脱离困境的路子。在一次出差过程中,沈阿兴了解到医用氧气的研制生产当时在我国才刚起步,广西还是个空白。长期以来,我国医院使用的氧气一直是由工业用氧代替,工业氧气有一股水锈怪味,并且一氧化碳、氧化亚氮超标,对人体有很大危害。沈阿兴想,他们车间有30多年制造工业用氧的历史,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如果能在广西率先开发生产医用氧气,可以为厂里增加一个“拳头”产品。当年9月,该厂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成功尝试利用液氧泵压缩、分馏塔气化生产医用氧气,改变了工业氧气替代医用氧气的局面,填补了广西医用氧气生产空的空白,成为继贵州安顺飞机厂、青海制氧厂之后国内第三条医用氧气生产线。柳州东风化工厂气体车间后来改制为柳州市箭兴气体有限公司,这套制氧设备一直运行到2010年7月因工艺变更而退役,总计产销了近6800万立方米氧气、氮气。柳州建兴燃气有限公司捐赠150m⊃3给柳州市工业博物馆;/h制氧设备主要由空气体压缩机、膨胀机、分馏塔、分子筛纯化器、氧气压缩机和氮气压缩机组成。广西首发股票“桂柳工”1993年11月18日,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被证券市场称为“桂柳工”股票,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和广西第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的上市股票。
在柳州工业博物馆工业历史馆二楼展厅,有一个生动复原当时历史的场景:一个挂着“柳工股票认购申请表发售点”牌子的门口人潮涌动,一名“工作人员”正在为“股民”填写《股票认购申请表》和《认购申请表收款凭证》票样。据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营业部总经理张为民等有经验人士回忆,在桂柳工上市前一个多月,柳州和南宁分别有股票认购销售点。认购首日,柳州证券交易中心人头攒动。当工作人员打开铁门时,一大群人涌入大厅,把所有的工作人员推到墙上。在用户中,最多的是外国人,约占三分之二。
当时,大多数柳州人对股票的认识还是初级阶段,有的人把股票当成彩票买,有的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就是享有一定认购指标的个别柳工员工,还曾埋怨柳工好端端的干嘛非要上市。而许多“勇敢者”正是通过“桂柳工”获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一个浙江人用一个旅行袋装了120多万元现金到交易中心营业厅,因为当时还是手工点钞,银行工作人员仅受理这一单就花费了半天时间。来源:柳州工业博物馆
“桂柳工”正式挂牌交易当天上午9时30分,股市一开盘,以18元登台亮相的“桂柳工”赢得了股民的齐声喝彩,几分钟后股价便飞涨到19.50元。大厅四周除了交易机等设备外,凡是能落脚的地方都站满了人,买卖“桂柳工”的股民在20多台委托交易机前排起了长队。开盘后不到30分钟,“桂柳红”迅速涨到当日最高价20.50元。股东们面带微笑,纷纷抛出。一天净增2.35元,在正常的深市是相当可观的。外地来了三个大家族,此时却懊悔不已。原来他们一开市就抛出了约50万股桂柳工人,十分钟后每股涨到20元,结果“亏”了近100万元,抱怨太草率。最终“桂柳红”收于20.50元。《鬼柳宫》真的没出去,估计是“一炮而红”。当日成交额达到3.2亿元,是当天上市的另外两只新股“穗东方”和“悦美亚”的两倍。当日深市成交额也创下近几个月最高纪录,达到22亿元,其中“桂柳红”占比71%。“桂柳工”的发行和上市,不仅带来了职工观念上的变化,改变了过去企业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状况,重要的是企业有了全新的经营机制和融资渠道,有了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活力和环境。“桂柳工”上市后,柳工的产品销售量大幅增长,1999年为2400台,2002年为7101台,到2013年实现了整机出口超过1万台,并在全球130多个国家拥有380多家经销商、10个海外子公司、7个海外配件中心、2个海外制造工厂,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占柳工总销售收入约30%。来源: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栏目策划:六宝传媒微报道编 辑:叶 宇校对:刘辉原标题:《原来这些东西都是柳州制造!你家里有吗?翻出来就是件稀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