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 壮丽70年 聚焦全国文明城市的建设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二十四场系列新闻发布会 “奋力建设独具魅力的全国文明城市 ”今天早上9点, 正式召开!下面请跟随小布的脚步一起看新闻发布会合肥市文明办:站在时代前沿引领潮流 奋力建设独具魅力的全国文明城市新中国成立70年,是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70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发生“三个根本性变化”。 第一,持续推动文明创建拓展延伸,实现了从城市示范向全域覆盖的根本性转变。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合肥从城市文明创建起步,拓展延伸为覆盖城乡的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入人心。 目前我市已成功蝉联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先进城市,共有全国县级文明城市1个,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个,全国文明村镇15个,全国文明单位26个,全国文明家庭1个,全国文明校园3所,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28所,省级文明和提名县已经实现全覆盖,县级以上文明镇占比达80.46%,各级文明单位1502家,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升。二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了从改善环境到改善人民精神面貌的根本转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五讲四美三爱”到“讲文明、树新风”,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道德水平和经济水平都是齐飞,精神建筑与高楼一起成长,干部群众的“精神和气魄”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全国、全省、全市有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12个、117个、389个,全国、全省、全市有道德模范5个、31个、163个,全国好人160个,新时代各级好少年、移风易俗带头人、时代劳动模范、各类先进典型近万人。 第三,着力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创建主体,实现了从职能部门“独唱”向全社会“合唱”的根本性转变。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合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城管议事会、小巷管家、市政“啄木鸟”、志愿服务“四个十佳”等一大批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和标兵,2018年中央文明办年度测评结果显示,群众参与率大于95%,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旗帜鲜明、勇于创新、奋力拼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富的道德滋养。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文明创建,画大美好生活的“同心圆”。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创建目标, 文明创建从打扫卫生、整治“脏乱差”起步,狠抓“三个起来”“四个延伸”,到“讲文明、树新风”全面铺展,再到城市建设管理“提质、提速、提品、提效”整体推进,创建工作从未停歇、年年递进。 2015年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2017年蝉联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始终坚持下足“绣花”功夫抓好城乡建设与管理,突出问题导向,先后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文明创建再出发、城市管理补短板”等专项行动,全面推广“一线工作法”“行走合肥”“包保责任制”等做法,推动创建融入社区治理“1+8”体系,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力提升了城市人文魅力、发展活力、综合竞争力。 始终坚持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多办群众关心、基层需要、社会关注的好事、实事,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改造棚户区,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标准化提升菜市场,推动街区更新,改造背街小巷; 以“礼让斑马线”为突破口,改善交通环境;以巢湖治理为重点,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区,努力打造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合肥连续6次被评为“中国幸福城市”,多次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18年被评为“美好生活城市”。二、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道德建设,筑牢理想信念的“压舱石”。我们始终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倡导全体公民都要遵守“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共财产”的基本道德规范,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五讲四美三爱”活动,再到20世纪初,我们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教堂、进公共场所,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尚”等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加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典型评选力度,设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专项奖励基金,慰问身边2800多名道德模范、好人,举办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互动活动,让好人成名受益;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制度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推动社会诚信制度化;实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工程,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三、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深化志愿服务,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 1963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来,全市上下持续开展“学习雷锋”活动,逐渐形成“工闲课闲谈雷锋、思想品德学雷锋、遇到困难想雷锋、艰苦朴素比雷锋”的社会氛围。 进入新时代,我们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项目化、常态化,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成为新风尚。 在制度保障上,颁布施行《合肥市志愿服务条例》,相继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遵循。 在平台搭建上,我们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推进志愿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开门询单、中心制单、群众点单、志愿接单、社会评单”运行网络,目前建成文明实践中心、所、站985个,区街级志愿服务中心56家,让志愿服务有场所有阵地有平台。 在项目运作上,市财政每年拨付志愿服务项目扶持资金100万,聚焦国家发展战略、人民群众需求,培育志愿服务项目2628个,入选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4个。 在队伍建设上,我们既注重壮大“草根型”队伍,又积极发展“专业化”队伍,目前有1573个志愿服务组织、73.2万志愿者活跃在合肥大地,汇聚了新时代的志愿服务力量,续写了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四是以德育人与育人并重,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担当大任的“接班人”。始终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总抓手,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和“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让青少年在活动中提升思维、锤炼品格,省市两级新时代好少年51人,全国最美中学生榜样1人,入选全国美德青年事迹展1人。大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拓展未成年人课外活动,投入近2亿元建设学校少年宫206个,每年安排100万元建设城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县级中心12个,规范建设学校心理健康站294个,丰富了青少年精神生活,提高了青少年综合素质。积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教育网络,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推动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全面整顿校园周边环境,为广大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环境,让青少年朝气蓬勃地走在未来的道路上。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踏上新征程,奋斗新时代。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向下滑动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