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踏步 《战毒》:久违的兄弟情义 港剧的原地踏步
无论是阵容还是人员配置都是如此。黄宗泽、吴卓羲和小关智斌都是资深“小生”。甚至周秀娜、吴千语等。是香港电影中熟悉的面孔,也有像罗嘉良这样的老艺人坐在镇上...............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重温旧梦。
更不用说剧情设定了。什么三兄弟之间金不换的情义啦,什么卧底到黑帮内部的纠结啦,什么旧情人和好兄弟之间的情愫啦,什么变节加背叛带来的心痛啦……看了这么多年港剧港片,绝对不会对这些梗感到陌生。于是,一股子亲切感扑面而来。应该说,本剧的整个氛围还是很TVB的。尤其是黄宗泽和吴卓羲在楼顶“打情骂俏”那段,总能让我们回想起那个港剧的黄金年代。然后,一股亲切感向我袭来。应该说这部剧的整体氛围还是很TVB的。尤其是黄宗泽和吴卓羲在楼顶调情的时候,总是让我们想起港剧的黄金时代。
然而,时代毕竟变了。这种区别也有好有坏。比如早期的港剧局限于制作规模,粗糙的地方很多。武打片的假山假山就不用说了,连时尚都无时无刻不表现出“小制作”的节俭。
到了《战毒》里,真的鸟枪换炮了。一开场,就整一出追车戏。接下去,几乎每一集里都有大量枪战场面,还都是真刀真枪实干。子弹乱飞、爆炸不断,不由让人感叹:有钱了,大家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干起来了。我们的英雄,活动范围也大了很多。以前人们只能在几个街区闲逛,抓几个小偷也要几集。现在,我们准备飞行,并与泰国警方合作进行跨国行动。港剧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可惜,时代不同了,今天的观众也不是昨天的我们了。打从第一集开始,《战毒》的各种逻辑错误和荒谬细节,就没断过。吴卓羲和关智斌到泰国去办案,人生地不熟的,竟然连证件都不带,没搞懂这匪夷所思的剧情是怎么回事。更离谱的是,这两个人还被戴上了手铐,甚至成功拿下了凶手。凶手针对这两个人开了几十起抢劫案,却打不中,真的让观众不知道说什么好。类似的情况在本剧中实在太多了。在枪林弹雨中,大家的发型不乱,就连姿势都不变,人人都直挺挺地站在路中间。最搞笑的庄思敏扮演的“高手”马君,在现代化武器面前还能施展神功,简直像东方不败转世。剧情上的逻辑也不能太深究。比如黄宗泽演的卧底,漏洞百出,也不知道是怎么混进黑帮队伍的。吴卓羲扮演的警探,时不时就会智商下线,有勇无谋,实在不像是警队里的leader。警匪对决,没什么紧张的感觉,倒是有双方都在闹着玩的味道。剧情的逻辑不要研究太深。比如黄宗泽演卧底,漏洞百出,不知道怎么进帮派。吴卓羲的侦探智商不时下降,他有勇无谋,看起来真的不像警察中的领导者。警匪对峙没有紧张的感觉,但有一种双方都在开玩笑的味道。
这样,随着剧情的深入,真的很担心会有更多的观众被“说服”。其实在这部剧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港片的影子,比如《无间道》里卧底的心路历程,《扫毒》里三兄弟的友情。你可以抛弃他们的刻板印象,但如果处理得当,他们仍然可以打动观众。
吴卓羲和“游坦之”麦长青为被打伤的黄宗泽贴膏药的桥段,就能让人会心一笑。“呐,我手受伤了,不能写报告了”“那我帮你写啊”“呐,我没看见啊”……一来一去之间,仿佛又回到了“饿不饿,我下碗面给你吃”的童年时代。说到底,港片港剧的最珍贵内核还是现代钢铁森林中的人情味啊。只是,在硬件上升级换代的本剧,似乎已经找不回当年港剧引人入胜的法宝。与其花大力气搞那些并不擅长的大场面,倒不如把擅长做的做好,不是吗?毕竟,香港影视剧最珍贵的内核,是现代钢铁森林中的人情味。然而这部在硬件上已经升级的剧,似乎找不到当年那部引人入胜的港剧的法宝。与其花大力气拍自己不擅长的大场面,不如做自己擅长的,不是吗?
毕竟,吴卓羲是1979年,小关智斌和黄宗泽是1980年,他们都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即使是饰演“毒皇后”的周秀娜,尽管长得漂亮,也已经35岁了。一方面,他们的活动表明了港剧后备人才不丰富的残酷事实;一方面,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人还是没有得到多大的拓宽。
就说“飞虎”系列吧,黄宗泽和吴卓羲合作来合作去,都快成模式化了。不管他俩谁演坏人谁演好人,说真的,区别不大。这两位的境遇,也象征着本剧的尴尬——有的时候,原地踏步就意味着退步。无论是情怀还是过时,总觉得如今的剧集越来越复杂,结构越来越精致,但还是缺少了一点温度。《大时代》《创世纪》《难忘的感情》等经典之作之所以让人难忘,不是因为什么商业战争,而是因为一些简单朴素的生活原则。
所以吐槽归吐槽,只要讲到“兄弟情义”,我还是能感受到《战毒》的吸引力。尽管,本剧对这一主题的刻画和挖掘,还不够理想。也许观看本剧,就不能太带脑子吧,那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唉,看着当年嫩得出水的关智斌都在本剧里留起了小胡子,只能在心中轻叹,时光一去不复返呐。但愿有了钱的港剧也不要与时俱进、自我更新,残酷的现实是,老梗已经不能让大家买账了。唉,当年看着嫩水的小关智斌,在这部剧里留起了小胡子,只能在心里叹息。时间一去不复返。希望有钱的港剧不要与时俱进,自我更新。残酷的现实是,老梗不能再让大家买了。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